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,2023年末,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.97億人,占總人口的21.1%,老齡化趨勢日益顯著。在這一背景下,人們對醫療護理、康復養老的需求與日俱增,而我國養老服務與醫療服務互不銜接,老年人的養老照料和殘障人士的康復服務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,面對“未富先老”、“未備先老”的情勢,走“醫康養融合”之路就成為了未來養老模式的必然之選。
《“健康中國2030”規劃綱要》提出“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健康服務”“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,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、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”內容。
什么是醫康養模式
01
醫康養模式是一種綜合服務模式,它將醫療、康復和養老服務相結合,旨在通過整合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,打破兩者之間壁壘,實現跨界融合和協同發展,為老年人、亞健康人群及殘障人士提供多層次、個性化的健康服務。
友治科技在行動
02
醫療資源問題、健康問題、養老問題、多種情景下一種多功能,多用途,高度集成的友治科技醫用智能床應運而生。
平臺化醫用智能床的誕生,首要的任務是解決醫療資源緊缺的問題,針對于慢性病,或者輕癥患者,在不主動就醫的情況下,可以持續的檢測自身的身體狀況為醫療資源是一個極大的緩解。隨著受用者群體的不斷增加,檢測數據的不斷增加,將會對人類對于自身身體狀態的研究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。
功能多:監測人體多項指標:包括心率、呼吸、深淺睡眠、是否打鼾、血氧、血糖等。
應用場景廣:安裝不同功能以適應不同的用途包括:醫院、養老院、住宅、多種交通工具等。
高度集成:對各項功能封裝集成模塊化,按客戶需求選擇性安裝需要的模塊。
數據收集:根據數字中國建設‘2522’的整體框架:為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,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,政治,文化,社會,生態文明建設‘五位一體’深度融合。通過收集用戶的生命體征數據,為我國乃至全球的用戶提供綜合性,長時間的數據跟蹤與匯總,并助力人類醫學研究。
額外功能:按不同的客戶的要求,于不同的場景設備做數據交互,包括:醫院病人實時數據共享,養老院老人實時數據共享,家庭或者個人電子產品端數據共享等。
目前項目資源渠道已與協和醫院、浙一醫院、三壇醫療器械公司、杭州樹蘭醫院、蕭山醫院、杭州傳化智聯等達成合作意向。本項目的一系列平臺化產品有望在未來幾年產生5 千萬以上的產值,并有計劃拓展海外市場,創造更多的價值,造福人類。